联名的本质不是“1+1=2”,而是 “1+1>2”——是找到两个品牌的“价值公约数”,让用户觉得“这两个品牌,我都要”。
在IP跨界合作成为营销标配的今天,每天都有无数联名产品问世,但真正让人记住的寥寥无几。作为文化IP授权运营总监,我深知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牌合作伙伴,不仅能让IP价值最大化,更能实现双向赋能,共同打开新的市场空间。
那么,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品牌合作伙伴?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探讨。
一、联名前必须搞清楚的3个关键问题
90%的联名翻车,都因为“没搞清楚这3件事”。
1. 你的用户和对方用户有“交集”吗?
用户重叠度是联名成功的基石。抗老霜用户是30+女性,中医老字号用户也是30+女性,交集大。用数据工具(比如新抖、千瓜)查两个品牌的用户画像,年龄、性别、消费力重合度≥60%再考虑。
2. 两个品牌的“核心价值”能互补吗?
联名不是简单贴标,而是价值互补。抗老霜需要“专业感”,中医老字号有“百年药材口碑”,互补。一个品牌缺“年轻感”,另一个补;一个缺“流量”,另一个补。
3. 联名能解决用户“新需求”吗?
用户要“抗老”,但不想用“太科技”的成分,中医草本刚好满足。成功的联名应该能够满足用户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,或是创造新的需求。
二、选择合作伙伴的三大维度
1. 用户重叠度:数据驱动的精准匹配
三顿半和“中国航天·太空创想”联名之所以成功,是因为用户都是“25-35岁、一二线城市、月入1万+、爱科技/爱咖啡”的人群,重合度超70%。
2. 价值互补性:互相弥补短板
大白兔(缺“年轻感”)和气味图书馆(缺“国民度”)联名,前者有“童年回忆”,后者有“调香技术”,互相补短板。
3. 场景关联性:自然的使用场景绑定
元气森林和“Keep”联名,元气森林是“运动后解渴饮料”,Keep是“运动场景”,用户做完瑜伽喝元气森林,自然关联。
三、跨界合作的五种创新方式
功能升级:加用户需要的功能。某保温杯品牌和“故宫”联名,推出“恒温12小时+故宫瑞兽浮雕”款,解决了普通保温杯“烫手”“没特色”的问题。
成分创新:结合双方优势成分。某洗发水和“云南白药”联名,加入“白药活性成分”,主打“防脱+养发”,比普通洗发水多了“药用价值”。
限量稀缺:控制数量,制造“紧迫感”。某潮牌和“迪士尼”联名,只生产1万件,上线当天售罄,二手平台溢价2倍。
场景绑定:设计“只能联名款用的场景”。某咖啡品牌和“单向空间”联名,推出“书房特调”(加了薄荷脑,提神不刺激),主打“加班/看书时喝”。
情感价值:赋予产品“故事感”。某白酒品牌和“敦煌博物馆”联名,瓶身印“敦煌壁画”,文案写“每一口,都是穿越千年的酒香”,用户买的不是酒,是“文化认同”。
四、成功案例解析
1. 晨光×腾讯视频:国货与国漫的共赢
晨光与腾讯视频在国漫顶流IP上的携手共进,意味着这一国民文具步入品牌价值探索的新阶段。晨光为“国漫嘉年华”带来了200多个SKU,其中以《斩神》《剑来》的徽章、色纸、亚克力等为主的首发首秀限定版产品人气最为火爆。
这次合作还在全国15个城市带来21场“次元集合快闪”活动,同步覆盖40家旗舰店、2700家主题店和20000家专区店,掀起了了一股国漫国货的消费热潮。
2. 星巴克×史努比:精准触达年轻用户
星巴克选择与经典卡通形象IP史努比合作,通过其可爱、治愈的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群体,依托其庞大且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群体,增强顾客粘性。
合作还以史努比原型设定融合国际小狗日主题打造线下活动,强化“人与宠物情感联结”,增强用户的参与感,微博上相关联名话题浏览量超500万。
3. 原神×贵州:游戏与非遗的完美融合
开放世界冒险游戏《原神》与贵州的“游戏+文化”跨界实验,让来自二次元的风成为黔地非遗瑰宝前行的助力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娄山藤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马毅认为,此次联动活动对于贵州非遗传承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,打开了一扇通往年轻世界的大门,拓宽了非遗传承的路径。
五、避免踩坑:联名常见误区
1. 避免盲目追热点
“某奶茶和某游戏联名火了,我们也找个游戏联名!”结果用户不买账1。联名不是“谁火选谁”,而是“谁和你基因契合”。
2. 突破品牌营销舒适圈
选择一个跟自身调性有差异的IP,碰撞出的火花才更具观赏性与话题度。要想制造跨界合作的刷屏案例,重在突破品牌营销舒适圈。
3. 做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
尽量不要重复竞品的营销方式与内容。能够确保此次营销动作,是该类品牌与产品首次与目标圈层群体对话,对于目标用户来说更具有新鲜感与吸引力。
六、实操指南:三步定位法找到最适合的伙伴
第一步:找阶段性营销的目标人群
本次跨界合作,最希望被谁看到?可以是品牌的潜在用户,可以是新品主打的消费者,也可以是竞品的现有客群。
第二步:分析TA的兴趣领域与消费偏好
筛选目标圈层的兴趣标签比较简单,例如Z世代可能偏好国风、潮玩;高知群体可能偏好艺术、文化。在分析TA兴趣领域的同时,别忘了消费偏好也很重要。
第三步:IP的选定,尽量做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
除了合作费用、合作权益之外,品牌还要考虑到竞品是否合作过该IP(包括不同版权方但名称与内容高度相似的IP)。
结语:好的联名,是“用户没觉得是联名”
成功的IP跨界合作,不是“大IP”“高预算”,而是“让用户觉得‘这产品本来就该这样’”——三顿半和航天联名,用户觉得“宇航员也需要好咖啡”;大白兔和气味图书馆联名,用户觉得“童年味道也能当香水”;元气森林和Keep联名,用户觉得“健身就是要喝这种饮料”。
联名的最高境界,是用户说:“这个组合,好像本来就该在一起。”
想做到这点,别总想着“蹭热度”,先想想“两个品牌的用户,到底需要什么”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