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炁(qì)无象
卞留念×陈鹏翔 音画共振艺术美学
音画共振·疗愈新生
一场打破边界的艺术探索,正在发生……
音乐是流动的空气,绘画是沉静的形体。
当“音”与“画”相遇,一场融合东方哲学与科技的沉浸式体验,悄然展开......
01音画结合,视听双享,疗愈心境
o 全球首发·共创·音画共振 系列作品
• 音乐与绘画的听觉、视觉双重享受
•音乐家卞留念的“音药”音乐
•艺术家陈鹏翔的能量水墨
他们共同构建出一个可以“听见画”、“看见音乐”的场景。
每一次笔触,回应一次音符;每一道声波,引发一次视觉共振。
这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演绎:有与无相生,虚与实共鸣。
《绿野浮梦》AI动态水墨数字化呈现
02科技加持,让传统艺术更未来
o AI动态水墨:作品随音乐“呼吸”
o 扫码互动:让展览更智慧、更可传播
o 骨传导技术:用“触摸“去听见声音
o 五联屏装置:融合五行哲学,增强沉浸感
这一切,不只是展览,更是体验、疗愈与共振。
o 科技动态展示共创作品:
AI技术使《绿隐山岚》《云水丝路》等20+幅水墨及意象作品随音乐流动、呼吸,突破静态维度。
o 沉浸式互动体验:
骨传导创新先锋实践,实现“触摸聆听”,强化沉浸式体验的公共参与性。
创新音乐“声波”互动装置:
03音画共创:国家级音乐大师x当代跨界艺术家
卞留念
国家一级作曲家、演奏家
「留念音藥」创始人
• 中国新民乐的开拓者
• 音乐科技结合的引领者
o 中科院声音研究所客座研究员
o 北京中医药学会
乐药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
北京奥运会闭幕式、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、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音乐总设计;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,中国录音师协会副理事长,多次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音乐主创及总监,并荣获“春晚成就个人奖”。
从业多年,卞留念共创作数千部音乐作品,在世界多地成功举办多场作品音乐会及公益展,并不断致力于音乐科技的研究和探索,树立了“音药”的理念和品牌。代表作品:《愚公移山》、《今儿高兴》、《欢乐中国年》等!
中国音乐家 × 治愈系“音藥”实验
他提出“以音为药,藥之于心”,将音乐疗愈融入公共艺术,助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。
陈鹏翔
当代跨界艺术家
中国画创新践行者
o 非遗创新与当代艺术跨界融合引领者之一:
与21项中国非遗领域的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、区级传承人及守艺人展开跨界合作。包括广彩、玉雕、木雕、粤绣、乱针绣、宣纸刺绣、佛山狮头、木版年画、石湾陶瓷、扎染技艺、景泰蓝掐丝珐琅、非遗灯彩等。
o 传统中国画当代创新:
把水墨画带进新时代,当代艺术家陈鹏翔,用创新材料和哲学思维重构中国画:
将青金石、朱砂、金属光感融入宣纸,创造“可感知的能量水墨”,把平面绘画作品延展成沉浸式场域。
o 跨界开维:当代实验性绘画
开创性地将写意拓展至三维空间,跨越国画、油画、综合材质绘画、雕塑、装置等创新实践,不仅激活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性,更构建起东方水墨意境与物质世界的对话通道,为传统艺术现代化开辟新维度。
04公共艺术疗愈:服务社会心理健康
· 弘扬中华文化创作基础
o 音乐“五音”、绘画“五色”疗愈融合:
结合“音藥”以音为药,药治于心的疗法,通过色彩振动与声波频率调节观众情绪,打造“可听可视可感”的疗愈场景。
o 全民美育:适配美术馆、社区空间、疗愈中心等场景,推动艺术进基层,提升全民审美素养与心理健康水平。
o 场景化落地:多元空间适配:
• 从美术馆到社区,推动艺术普惠。
o 文化空间:适配城市文化馆、产业园、商旅综合体,提升空间文化属性与吸引力。
05音画共振疗愈形成科技产品
o 音画共创:「音藥方舟」
以卞留念创办的「音药」为理论核心,结合集成声、光、视、触多感官维度的沉浸式音藥体验,可支持脑电心理体检的疗愈空间。以“音炁无象”音画系列作品为载体,提供助眠、放松、缓解抑郁、恢复活力、集中注意力的身心修复的个性化服务。
o 音画共创:音藥App+留念音藥·睡眠耳机:
06传播价值:
这是一场能让人拍照、放松、共鸣,更能了解中国文化的艺术新体验。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文化体验。音乐和绘画融合,加上科技手段,让传统艺术“动”起来、“亮”起来、“听”得见、“看”得入神。
o 热点话题:
集合“科技+东方水墨”“当代艺术+疗愈”等当下热门元素,自带流量属性。
o 视觉冲击力强:
动态水墨+灯光+大屏,画面会跟着音乐“呼吸”,特别适合拍照打卡、短视频传播。
o 互动性高,体验感强:
可以“用身体感受音乐”、可以扫码听曲+AI视觉同步、互动打卡装置,沉浸感十足。
o 用当代语言,讲中国故事:从中国哲学思辨到水墨精神,我们用观众听得懂的方式,把中国文化讲得更精彩。
07文化出海 × 赋能城市
文化战略——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
• 响应“中华文化走出去2.0”与“文化+健康”政策
o 文化输出:以艺术科技跨界(音乐、绘画,数字艺术、沉浸式体验)打造当代东方美学新IP,对外输出兼具传统哲学与现代气质的中国艺术形象。
o 打造健康城市:探索“艺术疗愈”在情绪调节、感知重构中的应用,为文化赋能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创新样本。
• 响应“文化贸易数字化”政策
o 技术应用:AI动态水墨、扫码视听交互等技术,提升展览传播效率与互动性。
o 文化出海:数字内容可转化为线上展览等,拓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渠道。
文化艺术赋能的先锋答卷:
• 从政策响应到民生服务,艺术如何成为城市软实力引擎?
o 通过音画艺术共振、疗愈能量场、科技跨界、三大路径,为政府“文化高质量发展”目标提供创新案例。
o 艺术展览不仅是美学实验,更是一场“以艺载道”的公共行动,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国际化传播。
音乐之“虚”赋予绘画以时间的呼吸,绘画之“实”为音乐拓印空间的肉身。这场跨界尝试,是“天地与我并生”的当代诠释。
微充氧艺术
(齐白石艺术中心广州办事处)
微充氧艺术以传承民族精神、弘扬中华文化,同时融合现代审美,推动文化艺术的国际性交流和全民艺术普及为使命;旗下运营齐白石艺术中心(广州办事处)致力于版权授权及商业合作、中国画及中国艺术大师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活化创新研究科普,及中外艺术流派的艺术融合传播。作为聚焦齐白石大师艺术成就和历程的重要平台,我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艺术藏品与研究资源,更是一个集展览、教育、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基地。
我们深受“为传统注入鲜活氧气”这一核心理念的启迪,矢志以艺术为桥梁,巧妙联结历史与现代、东方智慧与西方视野、传统技艺与前沿科技。我们矢志不渝地投身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之中,不断探索其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表现力。通过构建全球化的艺术协作网络,我们力求打破地域界限,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。
合作电话:181490701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