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河诗长安:技术+艺术IP,传承中华文化中的典范

2024-03-15

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》中,来自西安分会场的《山河诗长安》让人眼前一亮。这个节目通过增强现实(AR)、虚实交互等技术,让李白跨越时空、乘鹤而来、饮酒对诗、观今日西安,并以此刻画出中国文化极致的浪漫与温情。

图片


诗月同辉·独属中国人的浪漫情怀

一直以来,春晚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不断进行探索。通过AR技术,演员与虚拟场景/元素进行交互,不仅提升了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,也展示了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融合的可能。不过,与以往不同的是,《山河诗长安》在融合层面更为立体、更具故事性和感染力。

借助“李白重回长安”这一线索,这部作品巧妙地借助唐诗唤起了观众内心中的家国情感。对于中国人而言,唐诗具有多重文化意义: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,象征着古人的智慧与追求,更是现代中国人的情感经历、民族身份与文化共识。

节目中,观众跟随着李白虚拟人的步伐在历史长河中穿梭,沉浸式体验李白在长安城的饮酒赋诗与弹奏琵琶的场景,一场盛大的诗词演唱会在以大唐不夜城为主体的实景中展开,自信展示着西安风貌、三秦性格和中国风格。

特别是虚拟李白与实景人物的对诗互动,以跨越时空的重叠融合成为演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。

图片


在国际交往中,唐诗还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,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。而李白作为“诗仙”,其作品以豪放不羁、想象奔放、情感丰富和语言鲜明著称,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。而“长安”不仅是李白生活和创作的重要舞台,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内容和风格。

以此为起点,在《山河诗长安》中,李白重回长安,见证了传统与现代、中国与世界、旧时与今日的交相辉映。这里面既有传统秦腔与现代说唱之间的“对话”,也有中国琵琶与西方小提琴之间的“合奏”。

图片


这种多层次的立体化叙事,尤其表现在李白的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中。当著名作家贾平凹朗诵其中名句“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”时,航天员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之中。李白诗歌中的旧时想象,变成了今日中国的现实。

图片


图片


梦回大唐·共赴一场古今之约

节目中,观众跟随着李白虚拟人的步伐在历史长河中穿梭,沉浸式体验李白在长安城的饮酒赋诗与弹奏琵琶的场景,一场盛大的诗词演唱会在以大唐不夜城为主体的实景中展开,自信展示着西安风貌、三秦性格和中国风格。

特别是虚拟李白与实景人物的对诗互动,以跨越时空的重叠融合成为演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。

当李白与演员张若昀之间跨越古今的“对诗”体现了整个节目的又是一处新意,双方的相遇并非刻意地拼凑,而是通过两句李白的诗词,让整个故事串联得无比顺畅。当张若昀吟唱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”时,李白顺理成章地讲到“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”。此时,双方同坐在一张酒桌,穿越千年,与众人共同吟诵名篇《将进酒》的片段,一句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催人奋进。曾经繁荣的长安与如今昌盛的西安通过浪漫的艺术创作被具象化,并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共鸣。

图片


  当然,在2024年的春晚舞台上,《山河诗长安》仅仅是现代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极致融合的其中一个缩影。在刘涛等人表演的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《年锦》中,我们同样看到了虚拟合成技术的精妙使用。汉、唐、宋、明四朝的传统纹样在歌手的演唱中化身为漂浮在空中的种种意象,实现了“人从画中来、画在人声中”的精妙搭配。由此,跨越千载的东方美学在节目中惊艳全场。


,时长


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,“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,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”成为了当下中国重要的文化课题。面对社会新形势、百姓新需求,文艺创作者要不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精益创新,制作出品质卓越、老少咸宜的新作品。

借助元宇宙技术,西安在文旅宣传上再次为全国城市做了表率:如今的西安,已实现从吸引游客、到正式前往再到获得良好体验的完整链路。

通过元宇宙技术,创造了VR体验区、AR表演等新型展现形式,使观众能够在虚拟空间中“穿越”历史,亲身体验那些在现实中难以触及的历史场景,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,极大地提升了各类文旅项目的吸引力和观赏性。

图片


通过元宇宙技术的应用,西安成功地将厚重的文化底蕴、高质量的新鲜体验以及丰富的文旅活动有机结合起来,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从吸引、到体验再到深度游览的完整旅程。

这不仅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获得满足,也极大地提升了西安文旅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,使元宇宙文旅成为了西安文旅的一个重要加分项,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
来源网络整理

图片


ps: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


分享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