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授权:品牌与消费者情感的纽带

2025-04-19


在当今消费市场,“萌经济” 与 “悦己经济” 风头正劲,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新势力。从名创优品 Chiikawa 主题快闪店单店开业 10 小时销售业绩 268 万元 ,到年轻人为了买到心仪的盲盒、手办不惜排队等候,“萌经济” 的火爆可见一斑。而 “悦己经济” 下,女性消费者在美容美发、运动健身、文旅等领域的消费热情高涨,“三八” 节前夕,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女性相关消费量同比增长达 118%。

这背后,是消费者对情感需求的重视。在快节奏、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,人们渴望通过消费获得情感慰藉和精神满足。“萌” 系产品凭借可爱的形象、治愈的属性,让消费者在看到、触摸到的瞬间,大脑分泌多巴胺,感受到快乐与放松 ,满足了人们对温暖、美好的情感向往。“悦己消费” 则让消费者在追求自我成长、个性表达的过程中,获得幸福感和获得感,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。当消费不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,而是更多地承载着情感与精神需求,IP 授权与品牌发展的新机遇便悄然降临。


IP 授权,到底是什么?

IP 授权,简单来说,就是 IP 的所有者(版权方)将自己拥有或代理的 IP,如商标、形象、品牌等,通过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(被授权商)使用 。被授权商依照合同规定开展经营活动,并向版权方支付授权金,版权方则会为被授权商提供培训、图库、经营建议以及协助营销推广等支持。这种从国外引入的知识产权变现方式,在国外已发展成熟,在国内虽处于初期,但发展势头迅猛。


IP 授权的类型丰富多样,涵盖影视、动漫、游戏、文博等多个领域。在影视领域,热门影视剧的 IP 授权十分常见。例如《庆余年》,凭借精彩的剧情和庞大的粉丝基础,其 IP 授权衍生出各类周边产品,从剧中人物的手办、海报,到带有剧中元素的文具、服饰等 ,满足了粉丝对剧集的热爱与收藏需求。动漫领域,日本的《海贼王》堪称 IP 授权的典范,其授权商品遍布全球,从玩具、服装到食品,丰富多样的周边产品让粉丝们能够全方位感受《海贼王》的热血世界。游戏领域,《王者荣耀》的 IP 授权同样成绩斐然,与多个品牌展开合作,推出联名款手机、耳机等电子产品,以及主题咖啡馆、快闪店等线下体验活动,将游戏的影响力拓展到更广泛的消费场景。

文博领域的 IP 授权也独具魅力,故宫文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故宫博物院将故宫的建筑、文物等元素进行 IP 授权,与众多品牌合作,开发出文具、饰品、美妆等一系列文创产品。故宫口红以故宫建筑色彩为灵感,包装设计精美绝伦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妆完美融合,一经推出便备受追捧,成为文化消费的热门产品 。这些不同领域的 IP 授权案例,不仅为版权方带来了丰厚的收益,也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更多元的方式接触和体验到 IP 的魅力,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。



情感嫁接的理论依据

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人们对 IP 的情感追求与心理补偿效应密切相关。心理补偿效应,也叫代偿心理 ,是指当个体在自我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,会寻求从其他方面进行替代性补偿,以实现心理平衡。在消费领域,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。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和性价比,更注重产品或服务带来的情绪愉悦、情感共鸣及价值认同。

以 “口红经济” 为例,在经济不景气时期,人们的消费能力受到限制,但对美的追求和情感满足的需求依然存在。口红作为一种相对廉价的消费品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,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感,成为了心理补偿的一种方式。如今,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,消费者满足心理代偿的形式更加多样,“萌经济”“悦己经济” 等概念的兴起,正是心理补偿效应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。

IP 授权模式的出现,为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补偿需求提供了新的途径。IP 通过塑造一个源于现实又异于现实的想象空间,为消费者与自我、他人及世界的交流互动提供了额外的可能性。在这个想象空间里,消费者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束缚,沉浸在 IP 所营造的世界中,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。比如,迪士尼系列 IP,以其丰富的动画形象和精彩的故事,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勇气、奇幻与冒险的童话世界。消费者在观看迪士尼动画、购买迪士尼周边产品时,能够感受到童年的纯真与美好,实现对快乐、幸福等情感的追求,满足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缺失的情感需求。



现实困境与挑战

虽然 IP 授权在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,但在实际操作中,并非所有的 IP 授权都能成功地嫁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需求 ,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。

IP 自身的质量和特性是影响情感连接的关键因素。优质的 IP 往往具备独特的内容、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,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。然而,并非所有 IP 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。一些小众 IP,由于受众群体有限,传播范围较窄,缺乏广泛的认知度和影响力,难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引发消费者的兴趣和情感共鸣。比如一些小众的独立漫画作品,虽然在小众圈子内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,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和传播,很难被大众所熟知,其 IP 授权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也相对平淡 。

IP 的生命周期也对情感连接产生重要影响。在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,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不断变化,IP 的热度和吸引力也面临着考验。一些曾经热门的 IP,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 IP 的出现,逐渐被消费者遗忘。这就要求 IP 运营方持续进行内容创新和价值挖掘,以保持 IP 的生命力和吸引力。否则,即使曾经是优质的 IP,也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,无法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情感连接 。例如,曾经风靡一时的某些动漫 IP,由于后续内容更新缓慢,未能紧跟市场潮流,导致粉丝流失,其授权产品的市场销量也随之下滑。

IP 与品牌以及消费者的受众匹配度同样不容忽视。如果 IP 的受众群体与品牌的目标客户群体不一致,或者 IP 所传达的价值观与品牌理念相悖,那么即使进行了 IP 授权合作,也难以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鸣。比如,一个主打高端商务风格的品牌,与一个面向低龄儿童的动漫 IP 进行合作,两者的受众差异过大,品牌无法通过 IP 授权精准触达目标客户,消费者也很难将两者联系起来,难以产生情感认同。

此外,IP 授权过程中的过度商业化问题也可能破坏 IP 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,进而影响情感连接。当 IP 授权产品过于注重短期利益,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文化内涵的传递,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、质量参差不齐时,消费者对 IP 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会逐渐降低。比如一些热门 IP 的授权文具,只是简单地将 IP 形象印在产品上,而在设计、质量等方面缺乏用心,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产品体验不佳,就会对该 IP 的授权产品产生负面印象,削弱了 IP 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。



品牌与 IP 的携手之道

面对这些挑战,品牌方和 IP 方需要共同努力,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,以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情感需求的成功嫁接。

品牌方在选择 IP 时,要进行全面、深入的评估。除了关注 IP 的知名度和热度,更要考量其受众群体与品牌目标客户群体的匹配度,以及 IP 所传达的价值观与品牌理念的契合度。可以通过市场调研、数据分析等方式,深入了解 IP 的粉丝画像、消费行为和兴趣偏好,确保 IP 与品牌在目标受众上高度重合 。例如,美妆品牌完美日记与动漫 IP《王者荣耀》的合作,两者的目标受众都是年轻的消费群体,《王者荣耀》中精美的角色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元素,与完美日记追求时尚、潮流的品牌理念相契合,通过推出联名款彩妆产品,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。

在 IP 授权合作中,品牌方要注重与 IP 内容的深度融合,避免表面化、形式化的合作。不仅仅是将 IP 形象简单地印在产品上,而是要深入挖掘 IP 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,将其融入到产品的设计、功能、营销等各个环节,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消费体验。比如,星巴克与迪士尼的合作,推出了迪士尼主题的咖啡杯和周边产品,在设计上巧妙地融入了迪士尼的经典角色和故事元素,同时在店内营造出迪士尼风格的氛围,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,感受到迪士尼的欢乐与浪漫,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 。

品牌方还需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提升。无论 IP 的影响力有多大,产品质量始终是消费者购买的基础。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,让 IP 授权合作真正发挥作用。以小米与《原神》的联名手机为例,小米不仅在手机外观设计上融入了《原神》的元素,还在手机性能、拍照、续航等方面保持了高水准,同时提供了优质的售后服务,使得这款联名手机受到了《原神》粉丝和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。

对于 IP 方来说,要持续进行 IP 的内容创新和价值挖掘,保持 IP 的生命力和吸引力。不断推出新的内容,丰富 IP 的故事和角色,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兴趣。例如,漫威通过持续推出新的电影、漫画、动画等作品,不断拓展漫威宇宙的故事版图,吸引了大量粉丝的持续关注和喜爱,为其 IP 授权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IP 方要加强对 IP 的运营和管理,规范授权流程,确保授权产品的质量和形象符合 IP 的定位和价值观,维护好 IP 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。



未来展望:情感连接的无限可能

展望未来,IP 授权在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方面的潜力不可限量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、人工智能(AI)等新技术将为 IP 授权带来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。比如,通过 VR 技术,消费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 IP 所营造的世界,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,获得更加沉浸式的情感体验。像《三体:远征》这样的 VR 作品,让《三体》迷们能够戴上头显设备进入 “三体游戏”,亲身感受宇宙的奥秘和科幻的魅力 ,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与 IP 之间的情感连接。

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细分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个性化,IP 授权将更加注重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服务。品牌方和 IP 方将通过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,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兴趣爱好、消费习惯和情感需求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、个性化的 IP 授权产品和服务。比如,根据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的兴趣标签和浏览记录,推送与之匹配的 IP 授权商品,实现精准营销,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。

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,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的优秀 IP 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。通过 IP 授权,各国文化将相互碰撞、融合,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。例如,中国的传统文化 IP 与西方的动漫、影视 IP 进行合作,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西方的艺术形式中,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新作品,满足全球消费者对多元文化的探索和喜爱 。


IP 授权在嫁接品牌与消费者情感需求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,虽然面临一些挑战,但也充满了无限的机遇。未来,品牌方和 IP 方应积极拥抱变化,勇于创新,充分利用 IP 授权这一强大的工具,不断探索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新方式、新途径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好的情感体验,实现品牌价值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双赢。



ps: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


分享
写下您的评论吧